邻居小李因车祸右侧头部受伤住进了医院,家人发现他的右眼特别红,以为是住院期间染上了“”红眼”病”,于是请眼科医生会诊。经过检查,发现其实病根在脑部,诊断为“颈动脉海绵窦瘘”,并建议做介入治疗。
原来,小李患的这种病看起来像红眼病,但和红眼病相差甚远,是一种”外伤”引起的比较少见的脑血管疾病,因表现为眼红而经常被误认为是“红眼病”。
正常情况下人的颅腔内有一个名叫海绵窦的结构,平时充满静脉血液,其中有供应颅脑血液的颈内动脉穿行。当位于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本身或其分支破裂,引起颈动脉和海绵窦之间异常动静脉通道就叫做颈动脉海绵窦瘘。颈动脉海绵窦瘘按病因可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种。外伤性的较为常见,约占75%~80%,常见原因为颅”脑外伤”,此例即是。
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症状和体征几乎都表现在眼部,但它的原发部位是在颅内,所以眼科治疗是无效的。目前血管内可脱球囊栓塞术是治疗这种病最理想的术式,它用可脱球囊封闭瘘口,同时保持颈动脉通畅,治疗效果较好。
而红眼病是传染性”结膜炎”,又叫暴发”火眼”,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部疾患。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,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,其临床症状相似,但流行程”度和”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。本病全年均可发生,以春夏季节多见。
红眼病的症状主要有:
发病急,自觉”流泪”、异物和烧灼感。检查眼睑、结膜”水肿”,结膜充血,有脓性或粘液性分泌物,常使上下睫毛粘在一起,早晨起床时”睁眼困难”。细菌性红眼病严重者眼睑红肿,睑结膜出现灰白色膜,能擦去但易再生,称为假膜;病毒性红眼病分泌物多呈水样或粘性,出现”感冒”样症状,球结膜下小出血点,伴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、压痛;过敏性红眼病分泌物清稀,或呈粘液样、丝状,有明显的痒感,眼睑、结膜水肿明显,常能寻找出过敏原因。